发布时间:2025-08-04 13:38 来源:中国食品报网
消费者想买一瓶含糖量较低的饮料,站在货架前,他可能无暇顾及或是懒得查看包装背面的营养成分表、计算数值并对不同产品进行比较,也有可能看不懂或不会算。这时,只需转动瓶身,包装正面的“√”标识便可帮他在一秒钟内作出决策——这正是“智慧选择”标识制定者理想中的场景。
在我国慢性病防控形势严峻,减盐、减油、减糖“三减”行动紧迫的背景下,由中国营养学会、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农业农村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等权威专业机构共同制定的团体标准T/CNSS 001—2025《预包装食品“智慧选择”标识规范》(以下简称《标识规范》)于今年4月发布,推出了“智慧选择”包装正面标识(FOP),以期提升消费者对预包装食品油、盐、糖含量的关注,帮助消费者快速识别和选择相对健康的食品,鼓励食品企业改进产品配方,落实“三减”工作。日前,中国营养学会公布了首批14个获得“智慧选择”标识的预包装食品,分别是脉动品牌旗下的12款(饮料类)和亿滋旗下的两款饼干(零食类)。
“前后”打配合,“智慧选择”与营养成分表互补
营养标签是预包装食品上食品营养信息和特性的说明,也是消费者了解食品营养成分的有效方式。有效实施营养标签意义重大:一是满足消费者的知情权,引导个人和家庭科学选购食品;二是有利于引导企业改良配方,提供更多健康食品;三是有利于宣传普及食品营养知识,加强营养和膳食指导。
今年3月27日,GB 28050—202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发布,这次时隔14年的修订,进一步优化和升级了食品营养标签的标识要求。新版营养标签包括4部分内容,即营养成分表、营养声称、营养成分作用声称及其他补充信息,显示出其从“营养说明书”向“健康导航仪”的转变。
随着健康意识的提升,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在选购食品时开始查看食品包装背面的营养成分表。但必须承认,营养标签存在一定的使用门槛。中国营养学会副秘书长、中营惠营养健康研究院院长王瑛瑶研究员介绍,2020年7月—2021年3月,中国营养学会工作组对北京、江苏、广东、黑龙江、河南、四川6个省份的3000名18—70岁成年人进行了关于预包装食品营养成分表的调研,结果显示,70%的受访者表示看不懂,其中,82%的受访者呼吁标注更直观的健康指引。“就算看得懂,营养成分表的信息也仅局限于单款食品,消费者若想对比同类产品信息,还需换算才能得出结论。”农业农村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黄泽颖说。
相较之下,“智慧选择”则将方便提供给消费者,将复杂的营养科学分析交给了科学家团队。标识由文字、“√”和圆形3部分构成,中心为“智慧选择”字样的解释型简单图标,清晰、直观,降低了理解营养成分表的门槛,也便于消费者对同类产品进行比较。当食品包装上出现这个标识时,意味着该产品在配方和技术方面进行了改进,其油、盐、糖含量均达到了团体标准,对消费者来说,相当于有了一个生活小助手。
世界卫生组织(WHO)也指出,FOP是营养标签中补充营养信息的一种形式,是帮助消费者了解食品营养价值和作出更健康的食品选择,并促进食品行业重新改进食品配方,从而促进健康饮食的一个重要政策实施工具。继2019年WHO发布《促进健康饮食的包装正面标识指导原则和框架手册》,2021年11月,国际法典委员会通过了新修订的《营养标签指南》,包装正面营养标识指南正式作为《营养标签指南》附件同时被发布。
聚焦“三减”,助力作出更精准健康决策
肥胖等慢性病的高发以及由慢性病导致的死亡率的升高,是当前我国公共卫生防控工作的重点与难点,而高盐、高脂、高糖等不合理膳食是引起肥胖、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及其他代谢性疾病和肿瘤的危险因素。
“膳食结构不合理已造成严重的健康负担,与此同时,预包装食品消费量迅速增长。以糖为例,据《中国城市居民糖摄入水平及其风险评估》报告,我国3岁以上居民糖摄入来源最高的4个食品类别依次是食糖(烹调用)、含糖乳制品类、焙烤食品类和饮料类,其中,2006—2017年饮料的消费增长迅速。”王瑛瑶说,“智慧选择”眼下仅聚焦油、盐、糖这一核心,消费者要以“智慧选择”搭配营养成分表,获取更全面的营养信息,才能作出更精准的健康决策。
正如中国营养学会副理事长杨晓光所言,FOP是一个很好的工具,但不能指望用一个工具解决当下存在的所有营养健康问题,那不现实。在实施过程中,还需要牢牢把握核心——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均衡膳食、合理搭配是保障人体营养和健康的关键。
“未来,随着预包装食品营养成分表强制披露信息的增加,国民油、盐、糖摄入量的减少,‘智慧选择’会持续‘进化’,例如融入膳食纤维、优质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更多有益营养成分推荐以及GI信息等,着眼于国民营养需求,保持与时俱进。”王瑛瑶说。
自愿实施,鼓励厂商改进配方改良工艺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近50个国家和地区实施了FOP,比如法国的Nutri-Score、新加坡的“健康选择”标识、智利的警示型标识等,美国FDA的强制性解释型FOP草案也正在征求意见。
不同国家和地区人群的营养摄入需求和饮食习惯不同,面对的膳食营养健康问题不同,不能抄别人的答案,需根据本国的膳食指南和法规标准要求,去制定符合社会实际的FOP。
黄泽颖说:“我们在对全球FOP演变脉络的梳理中发现,警示型标识比较激进,对行业的接受度考虑不足;信息型标识对行业较为友好,但对消费者的知识储备有要求。”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制定一个能在全国统一实施的FOP,需要协调多个相关利益方。综合考量之下,选择简单实用的鼓励型、评价型FOP,给消费者的使用体验更友好,对行业而言,也更有效可行。
“在《标识规范》制定过程中,我们对市场上各品类主流产品进行了调查,全面了解了产品的盐、糖和脂肪等含量,再结合国民营养情况,以更科学的健康评价维度逐一制定标准。”王瑛瑶说,“我们鼓励食品厂商改进配方、改良工艺,以减少油、盐、糖的含量。不同的食品在膳食结构中的角色不同,产品为达标而需做出的调整幅度不同,比如儿童特别喜欢吃的零食,我们就希望它做出的努力和调整的幅度大一些。当然,像饮料等食品,既要好喝(吃),又要合理减糖、减油,还需兼顾消费者日益增加的健康需求,细微的调整都可能牵一发而动全身,需要企业具有很强的研发能力和技术积累。”
据介绍,“智慧选择”适用于直接提供给消费者的预包装食品,涉及粮谷类制品、豆类制品、乳及乳制品、坚果和籽类食品、肉制品、水产制品、蛋制品、蔬果产品、饮料,以及其他食品10个大类27个亚类食品,不适用于特殊膳食用食品和保健食品。生产上述类别食品的企业,其产品类别及对应指标满足相应食品类别的界限值,即可自愿申请采标使用“智慧选择”。经过专家工作组审核通过,获得授权后,可在产品包装正面展示该标识。王瑛瑶表示,中国营养学会FOP工作组将持续通过官网、公众号等渠道加强科普,推动这一“中国方案”在健康中国建设中发挥更大效能。
责任编辑:小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