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要闻

聚焦特殊人群营养 普及全民健康理念

发布时间:2022-11-09 13:45    来源:中国食品报网

  近年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营养供给能力显著增强,国民营养健康状况明显改善。而一些特殊人群,如老年人、糖尿病患者、肿瘤患者等,因为消化功能减退、食物摄入限制或吸收障碍导致营养摄入难以均衡,对于这些特殊人群,营养也是重要的保健或治疗手段。日前,主题为“‘特’殊关注 营养守护”的专家媒体面对面活动在山西举办,活动聚焦特殊人群、特种疾病健康管理,旨在提升公众对健康营养管理意识性与实操性,普及全民健康理念,引领居民驶入健康生活“快车道”。

      营养饮食 减缓阿尔茨海默病进展

  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阿尔茨海默病的患病率逐渐增加。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起病隐匿的进行性发展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临床上以记忆障碍、失语、失用、失认、视空间技能损害、执行功能障碍以及人格和行为改变等全面性痴呆表现为特征。现存的抗阿尔茨海默病药物并不能逆转疾病,所以对阿尔茨海默病进行早期、系统、全面的预防就显得尤为重要。

  研究表明,血糖异常与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生具有很强的关联性。膳食蛋白质供应不足会导致大脑紊乱,另外左旋肉碱也具有一定改善学习记忆的作用。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s)可能对中枢神经系统的炎症和氧化应激发挥神经保护机制。很多维生素和矿物质都可通过不同的作用机制对预防阿尔茨海默病起到一定的作用。多酚类主要是水果和蔬菜,它们的代谢物在许多脑过程中具有活性,如:清除自由基,螯合金属,上调与突触可塑性和神经元修复相关的抗氧化酶和蛋白质;改善脑血流量;抑制大脑特定区域的病理过程;与参与细胞存活和程序性细胞死亡的神经元信号通路相互作用,增加突触可塑性和记忆。

  山西省营养学会理事长邱服斌表示,阿尔茨海默病很难逆转,发病源于免疫衰老、肠道失衡和肥胖三方面因素,非药物干预多数被认为是预防或延缓疾病发展的基础,通过饮食调控可以延缓其恶化进程。饮食营养至关重要,患者应倾向注重应用地中海饮食模式,即简单、清淡及富含营养的饮食,一方面有助于降低认知障碍、认知衰退和痴呆风险,另一方面有助于减少从轻度认知障碍到阿尔茨海默病的进展。

  除上述预防阿尔茨海默病发生的膳食建议外,邱服斌认为,还需要注意低碳水化合物饮食。低脂肪和高加工碳水化合物的摄入会立即提高餐后血糖水平,这种情况会破坏血清蛋白,推动后期糖基化终产物的形成。果糖是食品工业中普遍使用的一种物质,果糖的摄入会高度诱发糖基化酶。糖基化终产物会改变脑内脂质稳态,永久性增强胰岛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信号,影响神经元膜的正常功能和完整性,促进脑细胞损伤,进而导致后来的行为和认知改变。

      科学膳食 增强身体自疗能力

  蛋白质对餐后血糖的影响长期以来一直饱受争论,由于高蛋白饮食具有良好的饱腹感,有利于需要控制体重的糖尿病患者有效对抗饥饿感,因此,目前高蛋白饮食已经成为一种流行趋势。然而人群研究显示,高蛋白饮食对餐后血糖的影响十分复杂。在非糖尿病患者中,饮食摄入的蛋白质不会改变餐后血糖水平。摄入蛋白质会刺激餐后胰岛素反应,为了维持正常血糖,它也同时刺激胰高血糖素分泌,从而促进肝脏葡萄糖的释放和血糖水平的调节,因此对餐后血糖的影响较小。然而,在1型糖尿病患者中,摄入高蛋白饮食后,血浆胰高血糖素水平增加,而胰岛素分泌不足,会导致餐后血糖升高。

  “糖尿病患者不是只要控制好主食摄入量,肉蛋奶等食物就可以放开吃。营养搭配必须合理,不能因为要控制血糖而一味挑食、偏食,而仅吃蔬菜,否则会导致蛋白质及其他微量元素、矿物质的摄入不足,引发营养不均衡而使机体的免疫力下降。”山西省人民医院营养科主任郑文霞针对糖尿病患者在饮食营养摄取与健康管理等方面提出自己的见解。

  糖尿病患者应严格遵循“合理控制总热量,定时定量进餐”的饮食营养原则,饮食中多增加膳食纤维、维生素及矿物质的摄入。采用高蛋白质饮食的1型糖尿病患者,需要相应增加胰岛素的用量来控制血糖,此外糖尿病肾病的患者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也会造成机体3种宏量营养素(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的代谢紊乱,所以除了限制主食外,脂肪、蛋白质含量丰富的肉蛋奶等食物也要限制,避免增加肾脏负担。

      健康生活 预防肌肉衰减综合征

  肌肉衰减综合征也叫肌少症,是与增龄相关的进行性骨骼肌量减少、伴有肌肉力量和肌肉功能减退的综合征。肌少症主要表现为虚弱、易跌倒、行走困难、步态缓慢无力等症状,已越来越影响老年人的生存质量。

  研究表明,食物蛋白质摄入量与肌肉的质量和力量呈正相关。机体从食物中吸收的蛋白质可促进其自身肌肉蛋白质合成,有助于预防肌肉衰减综合征。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EPA、DHA)通过增加抗阻运动及与其他营养物质联合使用,可延缓肌肉衰减综合征的发生。维生素D缺乏易导致肌肉衰减,当血清25羟维生素D低于正常值范围时,应予补充。

  山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张文青鼓励增加深色蔬菜、水果及豆类等富含抗氧化营养素食物的摄入,也可适当补充含多种抗氧化营养素(维生素C、维生素E、类胡萝卜素、硒)的膳食补充剂,以减少肌肉有关的氧化应激损伤。对已存在或可能发生营养不良或具有营养风险的老年人,在饮食基础上用肠内营养制剂或医用食品进行口服营养补充,以增加膳食能量和蛋白质摄入,有助于减少肌肉丢失、缓慢持续增加体重、加快康复。

  另外,张文青就老年人如何通过运动预防肌肉衰减综合征的发生提出建议,在营养补充的基础上应适当进行抗阻训练,并联合有氧运动、拉伸和平衡运动以改善躯体功能。避免肌少症,最根本的原则就是“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归纳为3个方面,分别是运动、饮食以及营养补充剂的合理使用。

      改善营养 为早产宝宝健康发育保驾护航

  早产儿在临床上是指胎龄未满37周出生的新生儿,早产宝宝提前来到这个世界,在营养、体重方面都较足月儿相差很多,想要做到追赶生长,需要循序渐进。营养目标是达到与足月儿发育相当的水平并获得良好的长期发育。

  对早产儿而言,需供给适当的量而不是过多的给予,因为他们的胃肠道和肾脏都未发育成熟,不能让婴儿未成熟的器官负担过重。

  早产儿的胃肠道在出生后已具备一定的功能,经过住院治疗一段时间,出院后已经能达到与一般足月婴儿的胃肠道功能几乎无差异。需要注意的是,足月儿在出生以后4—6个月之间可以开始添加辅食,及时添加辅食可以有效地防止营养性确定性贫血的发生,同时也有助于宝宝增强良好的饮食习惯。山西白求恩医院预防保健科主任高芳表示,对于早产儿来说,添加辅食时间不能按照孩子实际出生年龄,而是应按照孩子预产期来计算,即早产儿在添加辅食的时间应按照预产期以后4—6个月之间添加,在给孩子添加辅食的时候要注意先从泥状食物开始而逐渐过渡到小颗粒状,最后到大颗粒状,再往后孩子就可以自主进食。

  高芳表示,新生儿营养不足不仅影响早产儿的体格生长,同时会增加相关并发症发生的风险,保证早产儿合理的早期营养才能为其一生打下扎实健康基础。她建议新手妈妈应尽可能为早产宝宝进行母乳喂养,并做好营养素补充及定期营养监测,不必过度追赶早产宝宝的发育,必要时及早咨询专业产科专家,为早产宝宝的健康发育保驾护航。


责任编辑:小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