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要闻

增加优质蛋白质供给 “蓝色粮仓”挺进深远海

发布时间:2023-03-23 18:11    来源:中国食品报网

  去年9月,近1000吨的大黄鱼,从一艘距离海岸线100海里外深海的“渔船”上,陆续被送上了国人的餐桌。跟以往不同的是,这些黄鱼从鱼苗开始直至长成,就一直待在这艘船上。这艘“渔船”就是去年5月交付运营的世界首艘10万吨级智慧渔业大型养殖工船——“国信1号”。据《中国渔业统计年鉴》数据估算,2021年我国每日人均水产品消费量为38.90克,未及《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中每日水产品推荐摄入量(42—71克),国内优质海洋食品市场仍有较大成长空间。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建设现代海洋牧场,发展深水网箱、养殖工船等深远海养殖。“国信1号”正是渔业高质量发展的创新成果,堪称“渔业养殖航母”,标志着我国深远海大型养殖工船产业实现了由0到1的突破,该船每年可供应3700吨高品质鱼类和650吨的优质蛋白,有效落实了“向江河湖海要食物”的大食物观,实现了海水养殖由传统农业化向现代工业化生产方式的创新探索。

      多地政策加持 打造海洋牧场

  我国关于海洋牧场的思想最早可追溯到1947年,海洋生物学家朱树屏首次提出“水即是鱼类的牧场”的观点,倡导“种鱼与开发水上牧场”。多年来,海洋牧场在我国不断加快发展,先后在辽宁、山东、浙江等沿海地区进行建设,并且取得了很大的成效,改善了渔业资源的短缺问题,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环境的持续恶化。迄今为止,越来越多的沿海地区出台政策,将海洋牧场建设与渔业经济的恢复及旅游业的发展相结合,为沿海地区的经济带来了显著的效益。

  广东省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大力发展海洋牧场和深远海养殖”,将其作为发展海洋经济的新抓手。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刘棕会表示,“培育现代化海洋牧场全产业链,推动形成近浅海与深远海绿色生态协同发展新格局”。湛江市委书记刘红兵提到,“突出港城特色,深耕海洋牧场,唱响海上牧歌”。据了解,湛江提出争取到2026年建成4个国家级海洋牧场。

  海南省陆续出台了多个政策文件,支持海洋牧场稳固、高效发展。《海南省现代化海洋牧场发展规划(2021—2030年)》明确,未来在海南岛近岸海域将选址布局海洋牧场50处,其中包含近岸布局31处,其中养护型9处、增殖型9处、休闲型13处。在未来5年,依托相关试点实施方案,海南将建设一批具有生态保护、休闲垂钓、养殖、渔业增殖、观光旅游等功能的海洋牧场。到2026年,海南将建设完成15个海洋牧场,其中包括5个养护型、3个增殖型和7个休闲型海洋牧场。

  “海南拥有1900多公里的海岸线,海洋生态资源丰富。目前,海南对7个海洋牧场开展前期工作。下一步,还将探索引入社会资本,加快现代化海洋牧场的建设,进一步规范海洋牧场项目管理,加强海洋牧场建后管护。”海南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如是说。

  在近日举行的2022年烟台海域海洋牧场建设蓝皮书解读新闻发布会上,山东省烟台市海洋发展和渔业局二级调研员孙成列表示,为全面掌握烟台海洋牧场建设生态效益,更好发挥海洋牧场的生态保护和资源养护功能,烟台市海洋发展和渔业局组织科研单位,联合开展了烟台海域海洋牧场建设生态效益评估,编制完成《2022年度烟台海域海洋牧场建设蓝皮书》。“到‘十四五’末,力争全市省级以上海洋牧场示范区总数达到50处,其中,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达到22处,持续改善海洋生态和资源环境,不断促进渔民增产增收,打造海洋牧场示范之城。”孙成列表示。

      技术创新加快 中国深远海养殖“弯道超车

  在餐桌上,海鲜出现得越来越频繁,《2022中国海洋经济发展指数》显示,2021年,我国人均海水产品占有量达到24千克,海洋经济的民生保障与生活改善能力不断提高。

  根据《中国渔业统计年鉴》数据,2015年我国水产品人均占有量为48.74千克,2021年为47.36千克;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4年我国水产品人均消费量为10.81千克,2021年增长至14.20千克。由此估算,2021年我国每日人均水产品消费量为38.90克,未及《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中每日水产品推荐摄入量(42—71克),国内优质海洋食品市场仍有较大成长空间。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观念的改变,海鲜餐饮消费的上涨势头迅猛。目前,我国海鲜餐饮行业处于成长期,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和物流的发展,市场仍将继续保持增长。中国饭店协会发布的《海鲜餐饮行业市场调研报告》显示,2020年,随着人们消费结构的改变和消费水平的提升,城镇居民以猪肉为主的猪牛羊肉等畜肉消费比重已从过去超过60%降至50%以下,而水产品消费比重则从过去的23%提升至30%左右。中国饭店协会会长韩明分析表示,海鲜餐饮需求潜力巨大。

  潜在的消费需求推动技术不断进步。20世纪90年代,渔业发达的国家,比如挪威、瑞典、美国,就有了比较成熟的深远海养殖产业。

  挪威围绕深远海渔业养殖产业,通过多个学科(如生物学、工学、电学、计算机科学等)相互融合,开发出几乎涵盖整个渔场养殖领域的装备,主要包括自动投饵系统、伤残死鱼收集器、监控系统、养殖管理系统、吸鱼泵和养殖管理工作平台等。通过提升装备的自动化、智能化程度,实现复杂养殖控制过程的简单操作和精准控制。

  养殖工船在全球范围内同样有诸多实践,西方养殖业发达国家除了挪威外,还有法国、西班牙等,将养殖工船视为重点研发和推广设施。

  去年,中国跻身进入国际高端深海养殖装备的第一梯队。2022年5月,全球首艘10万吨级养殖工船“国信1号”交付运营。该船融合了工业化养殖、人工智能等多项创新技术,堪称“渔业养殖航母”,标志着我国深远海大型养殖工船产业实现了由0到1的突破。

  “国信1号”的封闭式养殖是一种全新的生产模式,近年来西方国家也在大力研发这种养殖系统,但这次中国走在了前列。经过多年发展,近海养殖已经饱和,将养殖拓展到深远海,能增加优质鱼类资源的产量,也是整体市场环境的需要。封闭式的养殖工船,相比深海网箱养殖更加高效。

  国信中船(青岛)海洋科技有限公司项目及商务总监田乃东介绍,“船载舱养”可控的封闭养殖环境更容易隔离病源,提升养殖成活率。首次起捕前的验收结果显示,舱养结果好于预期,大黄鱼成活率高达90%以上,高于传统养殖方式70%—80%的成活率。

  从养殖密度上看,首次舱养实际生产能力也优于传统养殖方式。首批大黄鱼养殖密度超过每立方米20千克,而普通网箱养殖的养殖密度只能达到每立方米8千克。从生长速度上看,入舱鱼苗在3个月时间内迅速成长,普遍增重100—200克,远远超过普通网箱养殖大黄鱼的生长速度,养殖周期可缩短1/4。

  一条条排列整齐的大黄鱼在传送带上快速运行,从鱼水分离区、休眠池再到预冷池、冷冻加工区。“首批大黄鱼起捕实现了入舱、转场、生长、品控、起捕的全流程作业,验证了‘船载舱养’模式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所长徐皓说。

      建造养殖工船 让更多高品质鱼类“游”上餐桌

  “国信1号”首批大黄鱼养殖过程中,养殖技术人员通过数据的积累和分析不断完善“船载舱养”技术。“国信1号”已经明确了工船养殖大黄鱼最佳生长环境的关键指标,基本确定了饲料营养、投喂策略、病害防控、养殖密度、生长特性等关键养殖工艺参数。

  “国信1号”每年可供应3700吨高品质鱼类和650吨的优质蛋白,“而且能有效规避台风、赤潮等自然灾害造成的巨大损失,将成为流动的‘蓝色国土’。目前,全国有6艘养殖工船在建,除了养殖大黄鱼,我们还在积极探索其他适养品种,如大西洋鲑、石斑鱼等,未来会让更多有营养价值的高品质鱼类‘游’到大家餐桌上。”中国船舶青岛北海造船养殖工船技术总师王伟堂表示。

  “‘国信1号’有效落实了‘向江河湖海要食物’的大食物观,实现了海水养殖由传统农业化向现代工业化生产方式的创新探索。”青岛国信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建辉表示,“国信1号”迭代升级的姊妹船2-1号、2-2号预计于近期建造,2024年底前交付使用,30万吨超大型“国信3号”已启动功能论证和总体设计,“未来我们还将陆续建造50艘养殖工船,形成总吨位突破1000万吨、年产各类海水鱼40万吨、年产值突破500亿元的深远海养殖产业链条。”


责任编辑:小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