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要闻

加快品牌建设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3-03-27 13:26    来源:中国食品报网

  品牌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象征,也是质量强国的内在支撑,如今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正在加快品牌建设、塑造品牌优势,在融入新发展格局中彰显品牌力量。近日,由新华网、中国食品辟谣与科普联盟联合主办的“中国品牌 强国有我”中国品牌如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在北京举行,与会嘉宾纷纷表示,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定信心、笃行不怠,推动中国品牌建设。

      重视品牌建设,融入国家发展战略

  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的《质量强国建设纲要》指出,建设质量强国是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我国经济由大向强转变的重要举措,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途径。纲要提出,争取到2025年,质量整体水平进一步全面提高,中国品牌影响力稳步提升,品牌培育、发展、壮大的促进机制和支持制度更加健全,品牌建设水平显著提高,企业争创品牌、大众信赖品牌的社会氛围更加浓厚的主要目标。

  工信部消费品工业司原司长高延敏表示,质量强国建设是长周期概念,在这个过程中,企业的角色不可或缺。中国企业责任重大且任务艰巨,企业是开展品牌建设的主体,所以一定要重视品牌的培育,珍惜中国品牌,不断扩大本土品牌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企业要从国家的大局着眼,摸索出更多有中国特色的品牌塑造的培育经验,真正为国家的强国发展做出贡献。

  “例如方便食品企业今麦郎集团,从源头入手搞了一个优质小麦工程,建了几十万亩的优质小麦种植基地,并且坚持了十多年,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国内高端优质小麦供给不足依赖进口的问题,用自身的行动为优质中国小麦正名。”高延敏说,通过这样的企业案例可以发现,优质的企业不只是注重自我品牌的建设,更重要的是拥有强烈的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有着开放的国际视野和民族使命,着眼于解决国家发展中的难题,人民生活中的问题,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两手并重。比起看得见的企业资产,这些在长期发展中坚持积累看不见的无形资产,对于品牌的培育有更重要的影响力。

      净化舆论环境,品牌建设需要正能量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优秀品牌在不断成长壮大。随着大众对民族品牌的热情空前高涨,给予中国品牌很大成长空间的同时,互联网时代不良信息对品牌产生的不利影响也时有发生。与此同时,随着互联网谣言四起,信息来源多样化,消费者难辨其中真伪。

  “在信息获取便利性大大提高的同时,也面临着信息甄别和信息筛选的困难,特别是一些谣言经过各种包装甚至伪装后进行传播,误导公众、诋毁竞争对手,破坏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中国社会科学院食品药品产业发展与监管研究中心主任张永建呼吁各方为中国品牌的发展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品牌的成长需要有好的舆论环境,但不是不能批评、建议,而是要公正客观、实事求是。对网络上的一些谣言要拨乱反正,以正视听,这对净化市场环境和消费环境,维护公平竞争非常有必要。”张永建认为,对于这些谣言,要通过管理部门和权威机构正本清源,传递客观真实的市场信息,保护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为中国品牌创造更好的市场环境。

      坚定文化自信,推动品牌创新发展

  “北冰洋、银鹭、金丝猴……近年来民族品牌不断回归。为什么现在很多年轻消费者越来越喜爱国潮,‘国潮’是什么概念?就是本土的文化自信。中国的品牌更懂中国消费者,产品的品质和服务也做得越来越好。”在知名品牌专家李光斗看来,文化自信非常重要的就是品牌自信,中国品牌通过开放式创新不断提升信心,通过更加优质的品质和服务,满足消费者需求。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宋建武认为,品牌发展从根源来说就是要创新,创新是以产品的创新为基础和核心,没有产品创新的品牌难以走得长远。因此,企业要在产品端、功能、质量等方面把功夫下到位,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进行中国式创新,要依靠先进科技驱动创新,要以先进文化引领创新。无论是“熟水”今麦郎凉白开,还是“0油炸健康面”拉面范,都源于对中国传统饮食文化智慧的挖掘、传承和对消费者健康需求的洞察。这样的产品为方便食品打开了一个创新方向。

  他讲道:“中国有几千年深厚的文化积淀,作为中国品牌符号建立基础的数据库,我们可以从中寻找和开发非常丰富的工具、非常多样的符号来支持我们的品牌发展。有形的产品背后,其实是无形的文化价值。中国品牌的崛起,离不开中国消费者的文化自信,我们要以一个开放的心态来审视中国文化,让我们的文化理念行得远、走得顺,能够走出国门跻身世界知名品牌行列。”


责任编辑:小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