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要闻

我国新食品原料检测技术仍需进一步提高

发布时间:2024-01-29 13:52    来源:中国食品报网

  食品工业蓬勃发展,基础的食品原料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对于食物多样化的追求,越来越多的新型食品原料被用于食品行业,形成了“新食品原料”这一食品类别。随着经济和科技发展,新食品原料的范围不断扩大,种类也在不断更迭,因此各国政府部门制定了专门的法规或指南对新食品原料进行管理和审批。其中,对新食品原料进行质量分析和安全评估是管控工作中的重中之重,要基于现有技术,结合物质本身性质和存在状态,选择合适的分析测定方法,实现对原料和终产品标准并统一的检测目的。近日,厦门海关技术中心肖涔君等,在《食品科学》上发表《国内外新食品原料发展及检测技术研究进展》,文章指出:目前,我国很多新食品原料的检测标准还不够统一,要参考行业标准、团体标准、企业标准等,相关工作亟待加速。

      我国新食品原料的检测标准

  据介绍,2008—2022年,我国有关公告涉及的新食品原料共有130种,其中主成分明确的新食品原料有36种。对这些新食品原料成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时,将其存在形式分为两大类,包括:原料中天然存在或提取得到的物质形式;加入到食品终产品中的物质形式。食品工业发展至今,很多相关标准都已经建立并不断完善,但仍存在很多新食品原料的检测标准不够统一,要参考行业标准、团体标准、企业标准等。目前有26种新食品原料的检测标准类型。

  其中,棉籽低聚糖参考其主成分棉子糖的检测标准,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参照儿茶素类的检测标准,燕麦β-葡聚糖借鉴谷物及其制品中β-葡聚糖含量的测定标准,甘蔗多酚对照植物提取物及其制品中总多酚含量的测定标准。但L-阿拉伯糖、甘油二酯油、蔗糖聚酯、1.6-二磷酸果糖三钠盐、阿拉伯半乳聚糖、顺-15-二十四碳烯酸、米糠脂肪烷醇、γ-亚麻酸油脂、β-1.3/α-1.3-葡聚糖、吡咯并喹啉醌二钠盐这10种新食品原料目前暂无相关检测标准。

      我国新食品原料的分析测定方法

  2008—2022年,我国有关公告涉及的非菌种的新食品原料有108种,可以分析它们作为原料时所含有的物质或掺杂问题,也可以检测它们在食品终产品中的含量或掺假及违法添加问题。常见的检测方法有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及质谱法等。

  在实际检测中,对选定的新食品原料的目标物质,要根据其理化性质和存在形式及状态选择不同的分析测定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高效液相色谱法是一种简单、便捷、快速的分析测定方法,在实验室、商检法检部门和第三方检测机构中,常用于食品成分的快速定量分析测定。

  离子色谱法是高效液相色谱法的一种,常常用于各种糖类的检测,如有研究人员用沉淀剂沉淀蛋白,除杂后用一元酸将沉淀物中酵母β-葡聚糖水解成葡萄糖,后经离子色谱仪测定其含量。离子色谱仪也可以与高效液相色谱仪联用,对成分复杂的食品组分进行分析,有研究人员就利用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收集婴幼儿配方食品中的二糖和三糖及聚合度3以上的糖,再利用β-半乳糖苷酶水解收集聚合度3及3以上的糖组分,利用离子色谱法测定酶解后的半乳糖和葡萄糖的含量,从而得到样品中低聚半乳糖的含量。

  气相色谱法(GC)  气相色谱法常用于油脂类食品的检测,而对于分析食品组分来说,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则是最常用的检测器。有研究人员将保健食品中的共轭亚油酸甲酯化,再用甲苯提取,经气相色仪分离并测定,该方法也可以检测牛奶及奶粉中的共轭亚油酸;还有研究以三苯基苯为内标物,采用HP-5毛细管色谱柱,建立了气相色谱法测定米糠脂肪烷醇中二十八烷醇和三十烷醇含量的方法。

  气相色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法也同样适用于DHA藻油、植物甾醇、植物甾醇酯、花生四烯酸油脂、鱼油中的DHA和EPA、元宝枫籽油中的脂肪酸、美藤果油中的α-亚油酸和亚麻酸、顺-15-二十四碳烯酸、γ-亚麻酸油脂中的脂肪酸、吡咯并喹啉醌二钠盐中的乙醇残留等的分析测定。

  质谱法(MS)  质谱法一般是将质谱与色谱进行组合使用,该方法可以更高效准确分析测定物质组分变。而在联用方法上,也有不同的组合方式,使得质谱法变得更加多样,应用更为广泛。

  分光光度计法  分光光度计法多用于糖类的测定,如菊粉多糖、壳寡糖、β-1.3/α-1.3-葡聚糖、阿拉伯半乳聚糖等。有研究利用刚果红与酵母β-葡聚糖特异性结合的性质,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对酵母β-葡聚糖进行定量检测。还有研究人员将营养软糖经热水溶解后,用丙酮和乙酸乙酯萃取,再用正己烷定容,采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叶黄素酯的含量。

  核磁共振波谱法(NMR)  有研究人员利用核磁共振内标定量法,建立了无需对照品的快速、专属、简单的奶酪中总共轭亚油酸含量的测定方法。还有研究人员采用1H、13C和31P核磁共振光谱研究了磷虾油的脂肪酸和磷脂组成以及次成分,13C核磁共振光谱用于区分磷虾和鱼油为基础的膳食补充剂,可以通过sn-2三酰甘油位置的脂肪酸分布检测出磷虾油是否掺假。

  其他方法还包括:在乳糖、D-葡萄糖、D-半乳糖和D-塔格糖存在的情况下,用毛细管电泳法分离,并用紫外检测器定量检测D-塔格糖的方法;用加压毛细管电色谱分离并检测甘蔗中多酚类化合物绿原酸、阿魏酸、表儿茶素的方法;利用傅利叶变换红外光谱结合同步荧光光谱对杜仲籽油的掺假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利用高效薄层色谱结合荧光检测器用于快速、灵敏地测定甘油二酯的方法;用光纤探针近红外光谱法快速检测米酒中γ-氨基丁酸的方法等。

  随着食品工业发展,新食品原料成为热门开发和研究的对象,其类型和种类不断丰富,各种新食品原料层出不穷。为了保证食品安全、保障消费者权益,我国相关部门应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积极了解行业最新动态,不断完善新食品原料的定义、范围及管理方式。其中,对新食品原料的成分进行统一化和标准化的检验是势在必行的,特别是对非菌种的新食品原料,要善于运用分析仪器对其含量、纯度以及真伪进行检验,为新食品原料进入市场提供技术和安全保障。对其中占比较大的一部分新食品原料则是植物的叶片或者花朵,要深入研究其所含物质或者选定统一的目标检测物质,总结现有资料,制定更加全面的分析测定方法,提高新食品原料的安全性。


责任编辑:小牛